周王安:給廣州海珠创新岛建議2019年5月


發佈日期:2019/06/27
  • 分享至:

標籤:

給海珠創新島建議供參考

 

1. 落實海珠作為粵港澳青年的科普教育實驗區,建议將港澳人工智能教育、STEAM項目、国际無線電測向比賽、無線電測向運動、教育管理服務等引進到中洲中心,將其打做成第一個展示點和港澳青年聚腳熱點。下一步到海珠濕地公園和黃埔古港等地,提供恆常化、立體化、多樣化的粵港澳青年融合教育中心和科普實驗區。

 

2. 引進港澳小型或個人落戶,為眾創服務體糸提供引進資金補貼;港澳人才資源有限,先將人員快速引進海珠創造關係,澳門或香港已審批拿到政府創業基金或政府科技基金支持的,免重複審批提供一比一的資金支持,重點幫扶,和廣州本地企業或學校合作團隊傾斜支持,設立引進科技人才獎勵政策,將區內技術資源上升,人均年齡下降,釋放更多活力;青年資源先流向海珠,最後流向真正服務港澳僑實體,用商業思維帶動粵港澳眾創服務整合和發展;港澳服務企業進入內地後,面臨拓展市場的迫切需要。極需與本地企業群、園區、創新平台等開展聯動。急需建立大灣區青年創業諮詢常設委員會(政府部門和青年代表每月或每季定期會議),梳理真實需求,找准企業經營發展“痛點”,恒常化後邀請兩地官員參與,理順三地資源和政策;可與《粵港澳青創灣》合作,開展系列針對性的調研,把港澳的服務能力釋放出來。

 

3. 同城網絡互聯,可參考前海,將琶洲區或海珠區港澳電話免長途話費,將琶洲變成港澳中小企服務基地;灣區網絡如同城互聯,在《粵港澳青創灣》服務中心先行先試,合法接入海外網絡,方便港澳創業者,也可將港澳WI-FI街項目千萬級流量引到創新島,為建設數字經濟實驗區、琶洲互聯網集聚區提早打下基礎,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線上建設。

 

4. 現時活動太多和目標性不強,對港澳變成干擾,活動應以垂直領域小範圍行業區分,尋找雙向合作創業可行性,與本地高校等非正式交流渠道較少,建議由《粵港澳青創灣》與教育部門對接團建黨建渠道、社團通道、競賽通道、院系專業通道,配合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等;港澳博士團目前有很好的交流意向,建議與廣州博士創新研究會、互聯網學會等科技社團加強專業對接,粵港澳團體機構合作建智庫和資料庫。

 

5. 解决交通的问题;降低門檻部份開放兩地牌配額政策(可參考橫琴,准照每三個月續期)或提供一個月一簽的臨時許可。

 

6. 人員流動方面,急需解決員工到港澳問題(商務簽)以及邀請大陸夥伴到港澳等地商討,現在的個人簽證限制兩個月後才可再次入境,尤其是提供港澳服務,對雙創交流制約較大。

 

7. 隨著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落地,“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商事登記便利服務”已正式啟動。為進一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,優化澳企商事登記手續,擬在海珠區探索跨境商事登記試點,減省澳門企業往返內地辦理相關手續的時間,通過加強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的合作對接,由澳門投資促進局對澳企審核並出具背書,海珠區根據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的來函,審核資料後即可辦理證照,力爭成為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商事登記便利服務的排頭兵。




回最頂